如何在怀孕前90天健康养卵|增加卵子品质
有许多因素决定了卵巢及卵子品质,这包含环境因素及荷尔蒙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及运动习惯等等!
此外影响怀孕机率还包含
* 适当的生理週期
* 健康的排卵週期
* 体内荷尔蒙平衡
* 一颗健康的卵子品质
(推荐阅读:准备怀孕的八个养卵方法)
健康的卵子品质很重要吗?
健康的卵子品质是怀孕的基石之一,健康的卵子品质影响着受精和着床是否会顺利发生及帮助顺利怀孕。
不过年龄仍影响卵子品质,但透过研究表示,你可以积极的养护卵子,且透过饮食,运动,草药及营养补充来改善生孕品质。
女性月经週期中,荷尔蒙变化,及滤泡生长关係,与受孕期变化。
卵子生长週期:90天
一个健康的卵子从产生到排出大约要90天的週期,每个月,通常在月经周期中间的某个时间,有1~3个卵子会在你的1个卵巢裡开始成熟,其中最成熟的卵子被身体释放出来,并很快被距离输卵管最近的郁金香状的开口吸入。这一释放过程就是排卵。
排卵的确切时间取决于月经周期的长短。在平均时间为28天的月经周期裡,排卵最可能发生在第12~15天裡(从你末次月经的第1天算起)。月经周期的长短以及卵子的成熟与释放时间等,是由几种不同荷尔蒙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「精子」和「卵子」的存活时间
在排卵週期90天中,影响卵子的健康因素有
* 经期规律
* 适当的血含氧量
* 营养摄取
* 压力
了解卵子品质的因素
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养卵并改善卵子品质
圖片來源:http://static.guim.co.uk 养卵方式一、正常的经期和适当的血含氧量 富含氧的血液是健康卵子的重要关键,要改䓀卵巢的血液循环有以下方法 * 每天至少喝水2000cc * 运动如跑步、瑜珈、跳舞等,运动增加身体中的血液循环,并使血液中含氧量增加。 * 助孕按摩:膝关节上的血海,踝关节上的三阴交,踝关节旁边的复熘、照海,足底的涌泉,下腹部的关元、气海、神阙等穴位,自己用食指在这些穴位上点按,每天2~3次,每次20分钟,可促进女性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功能的改善,有益于卵巢的保养。 养卵方式二、平衡荷尔蒙 由于环境、压力、饮食造成越来越多女性荷尔蒙分泌不平衡,如果长期荷尔蒙分泌不平衡,容易造成不排卵,或是造成经期不正常而导致不易受孕,助孕小编有一些方法,教大家如何改善荷尔蒙的分泌 * 减少照射或暴露x光 * 食用天然蔬果及运动 * 摄取助孕食品圣洁莓 * 如果你的FSH水平过高,建议食用肌醇Inositol +叶酸Folic Acid。
养卵方式三、营养摄取饮食
对卵子品质有极大的影响,吃对助孕食物有助于顺利怀孕,以下几个助孕食物表,提供大家参考
对养卵有害的食物
男生吃什麽助孕维他命才能增加提高精子(精虫)品质与活动力
另外常见助孕补助食物中还有
1、抗氧化剂(维生素E)
维他命E能够调节荷尔蒙之平衡,显然将可以提高生殖能力。除了维他命C以外,维他命E亦属人体最佳抗氧化剂。维他命E具有强烈抗氧化的作用,可以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。过氧化脂质被认为与动脉硬化、癌症、老化有关。为了有效预防,最好的办法,即由维他命E来把关。
2、L-精氨酸
L-精氨酸是一种氨基酸,已被证明在研究,增加卵巢反应,子宫内膜容受性,并补充大剂量的L-精氨酸在IVF患者的怀孕率。
3、助孕维他命-肌醇与怀孕
发表于国际知名的新英格兰期刊(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)1999年的研究发现:86%有生理机能困扰的女性补充肌醇6-8週后,可帮助调节生理机能,调整体质肌醇的食物来源-Dietary sources of Inositol
4、助孕维他命-圣洁莓(Chastetree Berry) 女性最佳补助食品
根据史丹福医学院在2004年生殖医学期刊的研究报告指出,在不孕妇女性进行服用圣 洁莓提取物实验显示,三个月后,有五分之一的实验者可以成功成孕。
5、助孕维他命-叶酸
叶酸(Folic Acid)常被称为「维他命B9」或「维他命M」,也是一种水溶性维他命,叶酸是怀孕前后重要的营养素,可维持胎儿的正常生长与发育。肌醇一天建议摄取量 约1至2克(1000-2000mg),并搭配约300-600微毫克(mcg)的叶酸,有相辅相成的加乘作用;肌醇搭配叶酸是文献记载的女性调节生理机能标准营养配方。
压力
孕期压力越小,孕妇、胎儿越健康。因此,怀孕了,你要学会缓解压力,实际上缓解压力,并没有你想像得那麽难,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控制压力的建议:
受孕前三个月,如何养卵指南这裡提供受孕前三个月的简单营养补给,我们的机会之窗为期90天!
第一个月0~30天
第二个月31~60天
第三个月61~90天
一旦妳确定怀孕,请在任何时期中止以上补充方法,改以补充单方叶酸即可!
总结
健康的卵子品质为个准备怀孕前准妈妈应该关心的事项,尤其当年龄超过30岁的妇女,以上至少持续进行90天,妳将看健康的成果,简单总结养卵90天方式如下
|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